簡介
耳膜是保護聽覺系統的一道天然屏障,但疾病或意外都可令耳膜穿破。耳膜穿窿不但影響聽力,更會增加細菌侵襲內耳組織及神經的可能,而「鼓室成形術」便是一種可以修補穿窿耳膜的手術。
手術的過程十分簡單,病人接受麻酸後,醫生會在患者耳朵的附近,取出一小塊肌肉膜或脂肪塊,填塞於耳膜穿窿的地方,並在中耳及外耳道放入支撐物料承托,避免肌肉膜走位。
一段時間後,填窿的身體組織會慢慢與原來的耳膜融合,形成一體,令耳膜回復完整。除了修補耳膜,「鼓室成形術」亦用於治療結構受損的聽小骨。醫生會利用人工物料,或從病人其他部位取出的骨骼組織,代替有問題的聽小骨,恢復耳朵的聽力。
穿破的耳膜
鼓室成形術
我需要接受手術嗎?
如果你的耳膜有穿孔,例如意外刺穿或患有慢性中耳炎,而孔洞在三個月內也無法癒合,便應諮詢專家意見,考慮接受「鼓室成形術」。
為何我要做手術?
「鼓室成形術」能修復穿窿的耳膜,恢復正常的聽力,並且可以阻擋病菌入侵耳朵內部,因此可以有效控制及減少耳朵感染的機會。此手術修補耳膜的成功率達85%,但少部分病人在手術後仍受病徵影響,而耳膜亦可能會再穿窿。
手術會有風險或併發症嗎?
修補耳膜是低風險的手術,手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大都是小問題,例如傷口發炎、出血及耳朵皮膚過敏等,亦有些人會有味覺遲鈍及暈眩等情況。
手術後有聽力下降及面部神經受損等嚴重後遺症的情況並不常見,而治療後病人出現完全失聰更極為罕見。
我不想做手術,可以嗎?
耳膜穿窿可以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,因為孔洞為病菌打開了「方便之門」,讓它們能夠自由進入耳朵內部,感染中耳組織及內耳神經,嚴重時可以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變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