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聽的分類
弱聽主要分為三大類,包括:
日常聲響的分貝
分貝 聲響
20分貝 手錶的「嘀答」聲
30分貝 輕聲說話
40分貝 雪櫃的摩打聲
50分貝 落雨聲
60分貝 縫紉機的聲音
70分貝 洗衣機的聲音
80分貝 鬧鐘的響聲(在2呎範圍內)
85分貝 馬路旁邊
95分貝
100分貝 用風筒吹頭/地鐵
105分貝 刈草機/電鋸
110分貝 小童的尖叫聲
120分貝 搖滾音樂/行雷
130分貝 電鑽/噴射機在100呎外飛過
140分貝 槍聲/放爆竹/安全氣袋彈出
如何界定弱聽的程度?
不同程度的弱聽,所需的幫助和治療亦有不同,我們會按照病人損失的聽力,分辨弱聽的程度。
什麼原因會導致弱聽?
弱聽的成因有很多,常見病因包括:
成人弱聽會有何徵狀?
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有聽力問題,可能會出現下列一種或多種徵狀,包括:
兒童有弱聽時有何徵狀呢?
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小朋友的聽力有問題,如果你發現他們有下列情況,便應該讓他們接受全面的聽力評估,例如:
我懷疑自己的聽力有問題,該怎麼辦呢?
我們會建議你找專業的聽力學家,進行一次詳細的聽力評估,而有需要時可以同時諮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及聽力學家的意見,解決不同的聽力問題
我可不可以用一些體型細小的助聽器?
不少人選擇助聽器時都以外型為考量,但選配助聽器不能單單只看外表款式,最重要是能夠配合自己的聽力狀況、手的靈活度、耳道的情況及承擔能力。如果你需要使用助聽器,最好向聽力學家尋求專業的意見。
是否需要同時戴兩部助聽器?
我們要有一雙功能相約的耳朵,才能準確及有效分辨聲音的來源,而我們日常亦是依靠兩隻耳朵同時聽聲,因此若你兩隻耳朵都有弱聽的問題,就需要每隻耳朵配戴一部助聽器,這樣可以提升你辨別聲音來源的能力。
臨床經驗顯示,如果病人雙耳有弱聽但只是一隻耳有戴機,他們在噪音環境下會判斷聲音源頭的能力將會大大下降,過馬路時即使有汽車駛近亦難以察知,但若病人使用兩部助聽器,聽力即時有很大的改善,亦可減低單耳戴機的壓力。
助聽器的售價是多少?
助聽器有平有貴,售價主要是視乎功能而定,一些只有基本功能的助聽器當然比先進的儀器便宜多了。傳統的助聽器售價約為四千至五千元,較先進的數碼編程則大約是七、八千元,最新的全數碼助聽器則要一萬二千至兩萬九千元不等。
就算戴了助聽器,但為何在嘈雜環境下,我仍然聽得不清楚?
使用傳統式助聽器的人,最經常投訴儀器在嘈雜環境下沒有效用,例如酒樓、公園等地方,戴了也聽不清楚別人的講話。
其實,傳統助聽器的功能是把所有的聲音擴大,即別人的說話與四周的噪音都會一併增強,以致有時語音也被嘈雜的環境聲所掩蓋。但隨着科技的進步,較新的全數碼助聽器配備多種先進功能,例如適應性收音器、多頻道訊號處理及噪音消減裝置,令使用者聽得更清、更真、更舒服。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助聽器的資料,請向合資格的聽力學家查詢。
藥物或手術能夠醫好我的聽力問題嗎?
現時有很多藥物及手術可以改善聽力,但治療成效需視乎病因及病情而定。
這類主要是外耳與中耳的問題,例如耳垢積聚、外耳炎、外耳畸形、耳膜穿破、中耳發炎及耳骨硬化等等,破壞耳朵的傳音能力而引致聽力受損。針對性的藥物及手術有一定療效,部分病人或需要使用助聽器去提升聽覺及言語溝通的能力。
患者多數是因為年老、長期身處高噪音的環境、腫瘤或頭部創傷等原因,出現聽覺神經細胞退化及受損,以致聽力出問題。這類弱聽屬於永久性問題,藥物及手術無助改善病情,患者必需配戴助聽器或聽力輔助裝置,才能提升聽聲的能力。